各位看官老爷配资知识股,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精彩内容不错过,方便随时查看。
文|万象硬核
编辑|万象硬核
«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»
2018年4月的一天,四川的民警们来到一座山上,这里住着一户人家,他们过来“拜访”。
民警敲开门,发现只有女主人杨某在家,他们问杨某,家里最近有没有养什么违规的动物。
杨某一听,眼神有点闪躲,连忙摆手说没有。
展开剩余91%可民警早就收到线索,说这户人家可能养了危险的野生动物,没那么容易相信。
他们在院子里转了一圈,没看到异常,直到目光落在房子背后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子上,那屋子门窗紧闭,看着很隐蔽,不像是普通的储物间。
杨某见民警注意到小屋子,赶紧上前阻拦:“别去那边!里面的东西脾气大,惹毛了会咬人,我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!”
这话反而让民警更确定,小屋子里藏着猫腻。
因为担心里面的动物有攻击性,民警立刻联系了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来帮忙,还加派了增援警力。
等到晚上9点多,动物园的人带着麻醉设备赶到。
民警小心地爬上小屋子的屋顶,透过缝隙往里看,昏暗的灯光下,两只毛茸茸的大家伙正趴在地上,体型比普通的狗大不少,看着就不好惹。
这时,杨某才松了口,说平时都是她进去给这两只“怪东西”喂食,它们很少跟外人接触。
民警随后联系上了杨某远在云南打工的丈夫张某。
张某在电话里交代,一年多前,他在外地的马路上看到两只像小狗一样的幼崽,孤零零地躺在路边,看着可怜,就把它们捡回了家。
一开始用牛奶喂,可喂着喂着,他发现不对劲,这“小狗”长得特别快,没几个月体型就超过了家里的土狗。
而且爪子又尖又粗,牙齿也越来越锋利,叫声也不是狗的“汪汪”声,反而低沉又响亮。
他这才意识到,这根本不是狗,但也没敢声张,就一直养在了山上的小屋里。
确定这两只“怪东西”的危险性后,动物园工作人员决定用麻醉剂先让它们动不了,再安全转移。
等麻醉剂起效,民警和动物园的人一起把两只大家伙抬进铁笼,连夜送往了附近的动物园。
到了动物园,工作人员给这两只“怪东西”做了检查:它们快两岁了,一只重80斤,另一只重140斤,健康状况还不错。
刚开始因为换了新环境,它们总是缩在角落,给的鸡肉、胡萝卜、玉米粑这些食物也吃得很少。
不过工作人员说,等它们熟悉环境后,慢慢就会恢复正常进食。
民警后来也提醒大家,野生动物不是宠物,像这户人家养的“怪东西”,本身就有很强的攻击性,普通家庭根本没有能力饲养,随便养着不仅违法,还特别危险。
看到这儿,你肯定猜出来了吧?这两只被当成狗捡回家的“怪东西”,其实就是棕熊。
«——【·棕熊·】——»
棕熊这种动物,长得特别壮实,成年棕熊能长到1.5-2.8米,重的能到600公斤以上,雄性通常比雌性大一圈。
它们全身覆盖着厚厚的毛发,颜色大多是棕色,不过也有浅黄、深棕甚至黑色的,不同地区的棕熊毛色会有点差别。
棕熊的头又大又圆,耳朵却很小,也是圆圆的,它们眼睛不大,但视力挺好的。
鼻子和嘴巴都很突出,嗅觉特别灵敏,是人类的好几倍。
它们的四肢又粗又有力,前掌的爪子特别长,能到10厘米左右,而且很锋利。
平时走路的时候会把爪子收起来,捕猎或者爬树时才会伸出来。
棕熊和我们平时说的黑熊不是同一种动物,黑熊体型比棕熊小,胸前有标志性的白色的V形斑纹,而棕熊没有,所以挺好区分。
棕熊习惯独自生活,除了繁殖期需要与同类接触,以及母熊要陪伴、抚育幼崽之外,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单独活动。
同时,棕熊对自己的领地看得很重,有着强烈的守护欲,会用气味或者爪痕来标记自己的领地,不允许其他棕熊随便闯入。
棕熊是杂食性动物,吃的东西特别杂。春天会吃刚发芽的植物、昆虫幼虫,夏天吃各种浆果、坚果。
秋天为了储存脂肪过冬,会大量捕食鱼类、小型哺乳动物,有时候还会找蜂蜜吃。
另外,棕熊有冬眠的习惯,每年冬天来临前,它们会找一个山洞或者大树洞当“冬眠窝”。
不过要是冬天天气不算太冷,食物也能找到,有些棕熊也可能不冬眠。
在我国,棕熊主要生活在东北、西北和西南的山区,像东北的大小兴安岭、新疆的阿尔泰山,都是棕熊比较集中的地方。
棕熊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私自捕捉、饲养、买卖棕熊都是违法的。
必须取得林业部门颁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才能合法饲养,而且普通家庭根本不具备饲养条件。
另外,棕熊的战斗力可不容小觑,它们个头大、力气足,前掌一拍就能把猎物拍伤,锋利的爪子能轻易抓伤皮肤,牙齿也能咬碎骨头。
就在今年4月,青海还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棕熊袭击事件。
一头棕熊一晚上咬死了4头牦牛,还把尸体拖行近500米,用杂草简单覆盖起来,看样子是想储存食物。
等民警赶到现场时,它还在附近徘徊观望,即便多次驱离也不愿离开。
棕熊看着体型笨重,奔跑速度却一点不慢,短距离内它的时速能达到 50 公里,这个速度比人类最快的奔跑速度还要快很多。
其实在大多数时候,棕熊对人类并没有攻击性,不会主动招惹人类,只有在人类靠近它的幼崽、侵犯它的领地,或者找不到食物很饥饿的时候,才会发起攻击。
图为西藏棕熊
一旦被棕熊攻击,人类很难反抗,所以在野外遇到棕熊,必须离它远远的,也不要做出可能惊扰它的举动。
最后,棕熊身上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细菌,就算是幼崽,也可能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,所以绝对不能把棕熊当成宠物养。
遇到受伤或者迷路的棕熊幼崽,正确的做法是联系林业部门或者动物园,让专业人士来处理,而不是自己捡回家。
参考:
澎湃新闻《遵义村民捡两条“狗” 喂大发现是熊,森警找上门拒不承认》2018-04-08
极目新闻《棕熊冬眠醒来侵扰牧场频繁配资知识股,青海牧民一夜被咬死四头牦牛后被迫“搬家”》2025-04-18
参考:
澎湃新闻《遵义村民捡两条“狗” 喂大发现是熊,森警找上门拒不承认》2018-04-08
极目新闻《棕熊冬眠醒来侵扰牧场频繁,青海牧民一夜被咬死四头牦牛后被迫“搬家”》2025-04-18
鼎锋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